看点:凭借技能培训,河南新县西河湾民宿老板张思恩带动村民学面点、精厨艺,将新县特色农家菜打造成民宿“吸客法宝”,也让700年古村借“烟火味”重焕生机。
走在郁郁葱葱的百年枫杨树下,左边是荡漾着树影的碧绿小溪,右边是点缀着粉色鲜花的木头窗棂。这里是河南省新县西河湾--一个有着700年历史的古村落--今年“五一”假期,这里每天接待超1.2万名游客,村里民宿家家爆满。
“很多客人不是奔着景区来的,而是奔着民宿的饭菜来的。”提到民宿的饭菜,西河恋歌民宿老板张思恩的脸上露出自豪的微笑。可当年为了这口饭菜,张思恩却操碎了心。
2014年,得知西河湾被确定为新县“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土生土长的西河湾人张思恩放弃了北京的建筑装饰生意,返乡创业--他带着村民一起修缮古建、整治环境、建起民宿,一个美丽的古村落“芙蓉新出水”。2017年,西河湾景区被授予“国家AAA级旅游区”称号。
名气打出来了,民宿也来客人了,张思恩却发现了问题--饮食习惯。“信阳是个吃米的地方,但是咱这里的游客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吃惯了面的北方人。点菜的时候一看只有米饭,人家就问,有馒头吗?有大饼吗?有别的主食吗?”张思恩回忆道。
面对游客的需求,张思恩下决心要学会做面点。可到哪儿学呢?
其实,张思恩以及村民们的难处,新县人社局都看在眼里。彼时他们正在为西河湾的村民筹备中式面点培训。据新县人社局工作人员介绍,当时的培训有85个学时,一共教给学员们20-30道面点。
知道消息后,张思恩立刻报名参加。培训班教的面食有拉面、油条、牛肉饼等等,怎么调水,怎么加酵母粉,怎么放面……在老师手把手的教导下,张思恩逐渐找到了做面食的窍门。
培训结束,“出师”了的张思恩将刚学会的各类面点加到民宿菜单里,反响好得惊人。很多游客发现,这家民宿想吃什么就能做什么,再配上本就美味的传统信阳菜,培养了不少回头客,“地道农家菜民宿”的口碑开始发酵。
为了推进民宿发展,新县人社局又开展了“信阳菜·新县味”中式烹调培训,利用新鲜食材现场教学,一次培训能够教会学员做10-15道地道的新县菜,让菜品更接近游客口味。渐渐地,每家民宿都有了几道拿手菜。
尝到了甜头后,村民们参加培训的热情更加高涨。张思恩也不时为客人“露两手”。前两天来自河南周口的客人想喝疙瘩汤,张思恩二话没说就进了后厨。煮开水、洗面、倒面、筷子搅拌,不一会儿一碗河南疙瘩汤就大功告成。
现在,张思恩的民宿餐饮生意相当好,光是招牌菜焖土鸡,一年就能卖出2000份。而他的目标之一,就是让有着新县烟火味特色农家菜的民宿成为更多游客的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