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街-人才街网(http://www.rencaijie.com)中国人才招聘网旨在服务于大企业和求职者,专注发布最新人才信息、求职简历、招聘信息、网络招聘会信息、招聘职位推荐、招聘企业为企业提供最新人才简历,找工作就来人才街网。

简历 消息({{view.message_count}})
职位 消息({{view.message_count}})
首页
热门资讯
前瞻性布局+精细化服务 破局民营企业用工难题-人力资源服务助力民营企业用工

前瞻性布局+精细化服务 破局民营企业用工难题-人力资源服务助力民营企业用工

文章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2025-08-26
96

当前,我国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的生力军。人力资源服务是人社部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正以前瞻性布局、精细化服务,为民营企业破解用工困境、优化人力配置、激发人才潜能,铺就一条坚实的发展之路。

人力资源服务助力民营企业用工

取得明显成效

据统计,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共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7.4万家,年均服务用人单位超过5000万家次,其中制造业企业占4成,民营企业占7成。人力资源服务业在服务保障民企人才和用工需求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形成了很多服务亮点。

一是回应民企人才和用工需求变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瞄准劳动力素质与产业发展不适配这一供需失衡的根源,紧跟企业步伐甚至超前创新产品,为企业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如东莞市信鸿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针对民企客户技能人才招聘难题,拓展高端业态,将外包服务延伸至住宿、交通乃至劳务纠纷等事务处理领域,并前置面试初筛,有效提升劳动力匹配效率。

二是扩大民企人才和用工配置范围。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适应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和就业形态多样化新趋势,巧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打造“无界”服务平台,推动企业人才用工配置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如广州人才集团携手政府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合作构建全国人才网,并且着眼全球绘制高端人才图谱;科锐国际旗下禾蛙平台聚合生态伙伴,化解供需错配问题,实现资源协同共享,满足多元用人需求,赋能企业全球招才引智。

三是拓展民企市场化引才聚才渠道。经济社会发展催涨各类人才需求,猎头机构深度融入人才链与创新链,成为民营企业引才关键力量。以浙江为例,2023年,全省猎头服务机构791家,同比增长15.3%;全年委托推荐岗位数94488个,成功推荐人才数为44402人,为重点行业领域配置高端人才的能力稳步提升。

四是提升民企人力资源素质和水平。近年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凭借匹配供需、专业高效的独特优势,有力促进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素质提升。以东莞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例,当地机构针对企业提前储备技能人才需求,通过提供岗前培训、帮助院校根据新技术需求调整培养方向、开设“订单班”保障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等方式服务华为等各大民企。

五是推出劳动力素质与民企需求适配性方案。为破解产教脱节难题、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一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联动龙头企业、生态型企业与院校,贯通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各环节,构建“产教评”生态链。以智通集团为例,该公司助力民企开展员工自主评价,推动人才经评价、认证后进入市场,通过招聘、猎头等人力资源服务进入企业,实现供需有效匹配。它还基于沉淀大数据生成用工雷达与报告,提升人力市场匹配效率。

六是助力民企实施“走出去”等国际化战略。当前,在大中型民企实施国际化战略进程中,精准配置全球化人才尤为关键。以科锐国际禾蛙产品为例,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已聚合1.48万余家生态合作伙伴,累计交付岗位突破1万余个,交付率达100%。在其服务国内民企人才招募时,通过选派专业生态伙伴项目团队,调动海内外人才库,借助专业猎头企业定向挖掘候选人,用技术打破地理限制,助力企业全球引才。

人力资源服务供给

与民企人才和用工需求存在差距

如前所述,人力资源服务在保障民企人才和用工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民企人才和用工需求特点与趋势看,当前人力资源服务供给在助力民企用工方面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一是用工政策类服务供给亟待加强。笔者通过座谈访谈发现,部分民营企业对人才和用工政策知晓度偏低,期待加大相关政策宣传普及、强化政策落细落实。南京市的一项调查表明,享受过用工补贴政策的企业占比不高。为此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紧密跟踪国家或省、市人才和用工政策,持续推出相关政策类服务产品,助力民企了解政策、用好政策。

二是供求信息不对称困境亟待解决。调研中有民企反映,人力资源供求不匹配是造成用工就业“两头难”的关键,希望打通政府、企业、机构、人才间信息壁垒,整合优质资源、精准供需对接。还有民企提议搭建全国性人力服务信息平台,整合各类人力服务相关资源,提升信息可及性,帮助企业跨区域配置紧缺人才。

三是多层次服务产品亟待推出。当下,中大型民企转型升级动力不足、产业高端化艰难;小微民企承受人力成本上升压力且多依赖招聘、外包等基础人力服务,高端业务涉足少。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需紧跟民企发展需求,一方面提升服务质量与专业化、特色化水平;另一方面因地制宜,针对不同民企,特别是小微民企,优化服务方案,推出高性价比产品。

四是中西部地区服务能力亟待提升。从行业发展程度看,当前人力资源服务发展失衡,区域差异显著,京沪苏浙粤等地发达,中西部地区较弱,产业规模与创新能力落后,保障当地企业用工需求有差距。同时,服务平台定位不准、注册流程繁、中小微个性化服务少,服务效果也不佳。因此,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需剖析中西部民企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推出适配度更高的产品。

进一步发挥人力资源服务

助力民企用工作用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必须进一步发挥人力资源服务在助力保障民企人才和用工需求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完善人力资源服务助力民营经济的政策体系。建立各部门统筹联动机制,落实宏观政策,整合既有民企人才用工政策,总结实践经验,加大政策供给。保障重点企业用工,强化民企公共就业服务。健全人事、档案、社保接续机制。完善民营企业职称评审办法。借助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优势搭建政府资讯平台,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二是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数智化平台建设。适应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需要,引导和支持人力服务行业龙头企业打造“人才+企业+政府+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四位一体信息平台。推动人力资源数字化赋能转型,注重个性化、定制化、多元化服务供给,提升服务信息可及性,便利企业在更大范围内配置人才。发挥“一站式”平台和机构优势,提供衔接公共服务的综合性市场化服务。

三是重视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完善从业人员晋升和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重视人员评价,为在促进就业、服务人才等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者设立高级职称评审绿色通道。针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业务转型,强化产品开发、信息管理等紧缺能力培训。提升从业者数据思维,增强面向民企数字化转型的产品供给。

四是健全分层分类的人才和用工需求监测机制。研究开发企业人才和用工需求监测体系,借助数据协同、共享与预警,精准洞察民营企业需求,据此推出差异化服务方案。如对龙头民企,紧盯其转型升级、国际化进程中的人才用工需求,提供定制服务;面对中小微民企成本高、需求旺难题,监测需求变化,加大适配产品供给。

(作者单位: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                                

微信扫一扫打开

mvD2FVz5dAJdVBQh
专属客服
{{userInfo.adviser.nickname}}
手机:{{userInfo.adviser.mobile}}
邮箱:{{userInfo.adviser.email}}
客服
手机:15821535338
邮箱:bimingfeng@vip.qq.com
{{item.name}}.{{item.file_extend}}
发送
编辑常用语

{{item}}

添加常用语

请不要填写手机、QQ、微信等联系方式或广告信息,否则系统将封禁您的账号!

0.28808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