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刚参加工作的职场新人“喜获提拔”担任企业的“董监高”,看似“出道即巅峰”,实则暗藏算计和风险 近日,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通报2022年以来该院涉公司内部治理引发与员工纠纷案件的审理情况。其中,新入职员工挂名担任“董监高”(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情形逐年增多,法律意识欠缺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已成为部分公司内部管理失控后进行“金蝉脱壳”“甩锅跑路”的重要围猎对象,相关纠纷呈现出法律风险高危

简历 消息({{view.message_count}})
职位 消息({{view.message_count}})
首页
热门资讯
警惕职场新人被挂名“董监高”的陷阱

警惕职场新人被挂名“董监高”的陷阱

文章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2025-07-22
51

一些刚参加工作的职场新人“喜获提拔”担任企业的“董监高”,看似“出道即巅峰”,实则暗藏算计和风险

近日,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通报2022年以来该院涉公司内部治理引发与员工纠纷案件的审理情况。其中,新入职员工挂名担任“董监高”(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情形逐年增多,法律意识欠缺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已成为部分公司内部管理失控后进行“金蝉脱壳”“甩锅跑路”的重要围猎对象,相关纠纷呈现出法律风险高危、灰色产业参与、维权成本较高、衍生案件较多等特点。

一些刚参加工作的职场新人“喜获提拔”担任企业的“董监高”,看似“出道即巅峰”,实则暗藏算计和风险。有的经营状况不佳、存在相关管理问题的企业,为了规避法律风险、逃避债务或满足注册登记要求,利用新员工法律意识、风险意识淡薄的弱点,以“工作需要”“走个形式”“不需要你担责”等说辞,诱骗新员工挂名担任“董监高”。有些企业甚至未经员工同意,或在员工不知情的情况下冒用其身份信息进行注册登记。被挂名的员工大多对企业实际经营状况一无所知,往往在公司出现债务纠纷、税务问题或违法行为时,莫名成了背锅的“傀儡”。

职场新人容易被挂名,在很大程度上因为他们对法律风险缺乏基本认知。不少应届高校毕业生初入职场,不了解“董监高”应当承担怎样的责任,对公司章程、股东会决议等文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企业的诱导下签了相关文件。有的企业还以“额外津贴”“快速晋升”等虚假承诺为诱饵,让缺乏社会经验的年轻人放松警惕,承担本不应承担也没能力承担的责任。

职场新人一旦陷入挂名陷阱,想要脱身困难重重。一些人因“董监高”身份承担相应法律责任,面临背负债务、被列入失信名单等不良后果,影响未来个人征信、职业发展和日常生活。

防范挂名“董监高”风险,需要职场新人擦亮眼睛,提高法律意识,充分认识担任“董监高”所承担的责任和潜在的隐患。在签署有关公司登记、股权变更、职务任命等文件前,务必仔细阅读内容,权衡利害,不被企业的说辞所诱惑。职场新人可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拟入职企业的基本情况,对频繁变更高管、涉诉较多、信誉较差的企业保持警惕。

相关部门也应针对挂名“董监高”问题设置多道拦阻索,把牢企业登记信息审核关,加大对虚假登记、冒名登记行为的拦截、查处力度,提高违法挂名的成本,并完善冒名登记的纠错机制,提升纠错效率。

职场新人不被虚假的“头衔”所迷惑,相关部门让违法挂名的企业寸步难行,才能倒逼企业增强诚信意识,规范登记行为,填上挂名“董监高”的陷阱。

微信扫一扫打开

mvD2FVz5dAJdVBQh
专属客服
{{userInfo.adviser.nickname}}
手机:{{userInfo.adviser.mobile}}
邮箱:{{userInfo.adviser.email}}
客服
手机:15821535338
邮箱:bimingfeng@vip.qq.com
{{item.name}}.{{item.file_extend}}
发送
编辑常用语

{{item}}

添加常用语

请不要填写手机、QQ、微信等联系方式或广告信息,否则系统将封禁您的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