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人社局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出发点,以激发企业活力为目标,聚焦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发展需求,通过“优化申报渠道、简化申报材料、降低申报门槛、开辟绿色通道、强化政策衔接”五项举措,打造高效便捷的职称服务体系,为企业专业技术人才成长提供有力支撑。
一网通办 申报流程“零跑腿”
赣州市全面接入江西省人事人才一体化平台--职称申报评审系统,实现职称申报、资格审查、评审缴费、电子证书领取等全流程线上办理。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只需通过系统在线提交材料,即可足不出户完成职称申报所有环节,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人才少跑腿”,有效提升办事效率和服务体验。
“全流程线上办理的方式既减轻了申报人员打印、整理纸质材料的负担,也方便了经办人员审查材料。”石城县人社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股工作人员温尊敬表示,“过去采用线下申报方式时,资格审查需要逐页翻找纸质材料,一旦申报人需要补充材料,还得往返市里。现在只需登录系统,就能一键查看、修改、补充材料。”
减负增效 申报材料“瘦身”过半
针对民营企业职称申报过程中的实际困难,赣州市实施“属地申报”举措,打破人事档案、户籍等条件的限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只需通过所在地县(市、区)人社局申报即可。
此外,对于学历验证、资格证书、社保费缴纳等能够联网核验的材料,一律实行“免提交”,精简纸质申报表等20余项材料,显著降低申报的时间与人力成本,让专业技术人才聚焦主业、专注发展。
“现在职称申报系统能直接链接学信网等网站,申报人员不需要再下载、上传文件,减轻了个人和企业的负担,大家的申报积极性更高了。”虔东稀土集团职称工作经办人张璇璇说。
畅通渠道 人才成长不设限
赣州市设立职称申报“绿色通道”,对有突出贡献人才、留学回国人员等群体,实行学历、资历、论文“三不限”政策,可直接申报高级职称。同时,在部分专业职称评审中,弱化论文、课题要求,更加注重实际业绩。
刘忠春在江西永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期从事化学原料药、生物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等研发工作,10余年来,累计获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研发产品远销海内外,带动公司销售额连年增长。“按照现行突出贡献申报政策,我申报正高级工程师职称不再受学历、资历、论文等条件限制,让我干劲十足。”刘忠春说。
赣州市降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门槛,对在企业连续工作7年(本科)或9年(大专)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不受初级职称“台阶”限制,允许直接申报中级职称。
“现在的政策对我们长期在企业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更加友好。我大专毕业后一直从事技术岗位,现在不需要先取得助理级职称,可以直接申报中级工程师。”赣州市厚德科技有限公司廖先生说。
2024年,赣州市共有38人破格、26人不受“台阶”限制申报高级职称,人才晋升渠道更加灵活,成长空间进一步扩大。
政策直达 服务触角延伸一线
赣州市人社局组建“职称政策宣讲团”,深入行业协会、产业园区及企业一线,开展“点对点”政策解读活动。同时,编制《赣州市职称申报评审流程操作手册》,为系统操作、账号创建、材料填报等环节提供清晰指引,让专业技术人才申报更轻松、更省心。
2025年以来,赣州市共开展职称政策宣讲会24场,覆盖企业644家,培训人员1047人次,获得广泛好评。
“我们采取多种方式,持续加大对职称政策的解读力度,努力把‘什么是专业技术职称’‘怎么申报职称’‘申报职称对人才和企业长远发展的益处’这些问题讲透、讲活,让政策和实惠深入人心。当人才和用人单位真正理解了、看到好处了,申报的积极性自然也就提高了。”赣州市人社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科负责人邹世勇表示。
赣州市通过“五连招”推进职称服务改革,以用户思维优化政策设计,以数字赋能提升服务效率,以破立并举畅通职业发展通道,为企业人才成长营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人才动力。
责任编辑:邓小栗